Loading AI tools
佛教術語 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本性(梵語:प्रकृति,prakṛti,巴利語:pakati),又譯為性[1]、自性[2]、自然[3],古印度哲學術語,最早起源於數論派的二元論哲學[4],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,開展萬物,有萬物本源的意思,又譯為原質。
佛教採用了這個術語,但賦與不同意義,含義為事物的本質,常與空性同時使用,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。在佛教哲學中,本性並不是一個實體,也非萬物本源。
《薄伽梵歌》中,以原質(prakṛti)和原人為推動世界的第一因、最初因[5]。在印度教中,吠檀多主義佔主導地位,本性(prakṛti)被認為是宇宙存在與運作的智慧本質。在數論派中也使用這術語。
於部派佛教時期,佛教就開始使用本性這術語,在《阿含經》中就有使用。一般用於指稱事物的本質,常與空性同時使用,但在佛教哲學中,不認為本性為世界第一因,也非宇宙的智慧本質。
在部派佛教的阿毘達摩論藏中,它與自性(svabhāva)通常被認為是同義字,在一般語句中可以互換使用。但是在談到心性本淨、自性清淨心時,只會使用本性(prakṛti)清淨。《大毘婆沙論》將《小空經》所說行空解釋為本性空[6],並列入十空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